-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完全没想到,通过学分置换,我拿到了高级工证书。”近日,皖江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郭双难掩激动。
“学分置换高级工证书”,郭双的“意外之喜”,源于马鞍山正在推进的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改革。郭双和同专业59名同学顺利通过工程测量员三级(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成为此项改革的首批受益者。
作为一所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皖江工学院很早就开始探索“课证融通”,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具备的理论素养和实操技能,融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皖江工学院副校长侯进元介绍,由于缺乏政策出口,学生的技能积累很难被权威机构认定,若要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仍须参加统一考试,“每到毕业季,学生们扎堆考证,既耽误找工作,又消磨毕业设计的精力。”
如何应学生之需,解高校所忧?今年9月,马鞍山市人社局印发《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通知》,以皖江工学院为试点,推动技能评价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用“过程性评价”取代“突击式考证”,让“学技能”与“修学分”同频共振。
改革的关键是让“四年学习积累”和“技能水平认证”无缝对接。皖江工学院选取2022级测绘工程专业先行先试,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所要求的技能点拆解到对应的专业课程中,课程成绩按比例折算,达到60分即视为理论合格。同时,将实践课程作为技能考核的载体,成绩同样按比例折算。学校还成立了由持省级考评员证书的任课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等构成的考评组,学生须理论、实践都合格才算通过。“4年里,我们所学的每堂课都是在给证书‘攒分’,每一份付出都是高级工证的‘成长档案’。”郭双说。
这份“成长档案”,不仅让学生对改革有了更深的认同,更让学校看到了改革的价值。皖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华敬喜说:“持证毕业生能更好地契合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等领域的岗位要求,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机会,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改革的深层意义,更在于对传统技能人才评价痛点的回应。”马鞍山市人社局副局长袁良宪介绍,“毕业季集中考证”,课程学习与技能考核脱节,临时抱佛脚难出真水平,证书含金量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也不足,“此次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改革,本质是将技能人才评价‘前置’到培养环节,用教育链对接产业链,为产业升级储备‘即用型’人才。下一步,皖江工学院的改革经验将向全市推广。”
·编后·
高校技能评价改革,改的是“毕业季扎堆考证”的痛点,强的是学生对未来的信心。皖江工学院的试点,用“过程性评价”替代“突击式考证”,将技能积累嵌入四年学习全程;课程学的是技能点,实习练的是硬功夫,证书不再是“临时抱佛脚”的焦虑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轨迹。从“一考定资格”到“四年攒实力”,马鞍山的这场探索,不仅为学生松了绑,更给技能人才培养探出新路。
■ 记者 贾克帅 通讯员 方燕 冯鑫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