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兰飘香,研思正浓。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区域教师专业成长,9月23日下午,马鞍山博望区七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在新市初中如期举行。博望区刘君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并承担了专题发言任务,展现了工作室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卓越的团队风采。

本次活动以“聚焦思维培养,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为主题,旨在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伊始,新市初中两位青年教师分别进行了公开课展示。首位执教的夏青涛老师以《巧比大小,感悟数序》为题,执教“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夏老师摒弃了简单的法则记忆,从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将有理数在数轴上直观表示出来。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观察、描点、比较,自主发现了“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这一根本法则。夏老师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层次的比较问题,让学生在辨析中深化对负数大小比较的理解,有效突破了认知难点。
紧接着,陶功卫老师带来了《“有理”相减,明晰法则》一课。陶老师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巧妙整合教学资源,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法则,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深入思考。教学中,陶老师通过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在学生活动中敏锐捕捉学生思维过程中的“裂缝点”,通过巧妙的追问和点拨,帮助学生澄清认识,填补知识漏洞。
在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后,区数学兼职教研员、工作室主持人刘君老师主持了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飞跃”、“如何处理好直观模型与抽象法则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都深刻把握了概念教学的本质:夏老师的课重在“形”的构建,利用数轴这一核心工具将抽象概念可视化;陶老师的课妙在“境”的创设,通过生活模型让算理理解自然化。两节课相辅相成,为有理数单元的起始教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工作室成员也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关注学困生、如何设计分层练习的经验,研讨氛围真诚而深刻。
活动最后,刘君老师进行了总结点评。他指出这两节课“根基扎实、创新有度、思维可见”。七年级的有理数教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石”,教师们一定要重视学生数感和符号感的培养,切忌急于求成、陷入题海战术,并鼓励全体教师向名师工作室学习,深耕课堂,在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上下真功夫。
此次区级教研活动,不仅为区数学名师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提升的平台,更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全区数学教师指明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工作室全体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持“研究、引领、服务”的宗旨,在追寻理想数学课堂的道路上,且行且思,携手共进,为博望区数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
(刘君)

-
固镇县连城中心小学纬二路校区成功举办第七届阳光体育趣味运动会
-
-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
-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
-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