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连日来,淮南市教体局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指导精神,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全方位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歌声嘹亮 唱响生命安全旋律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音乐成为传递安全知识的生动载体。淮南二十六中副校长王艳与音乐教师周世春发挥创意,共同创作儿歌《再唱防溺谣》:“碧波虽美藏凶兆,私自下水不可要。标牌警示记心牢,家长守护才可靠。不逞强,不玩闹,陌生水域别停靠。”朗朗上口的歌词搭配欢快旋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唱中牢记防溺水知识,将安全意识深植心间。
疏散演练 跑出生命安全速度
淮南全市530所学校、近42万名中小学生在“5.12”前后纷纷开展防灾疏散演练。大通区教体局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区委宣传部、大通公安分局、蓝天救援队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潘集区艺苑学校、潘集区三小等学校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了解灾害带来的危害和应对方法,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全体师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省防灾减灾救灾协会救援队(淮南)宣讲人“山鹰”受邀走进淮师附小洞山校区,化身亲切的“安全导师”,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地震原理、防震措施、避震要领、灾后救助四大核心知识。淮南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朱亮应淮南二中邀请,以“科普达人”的身份走进校园,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开展《地震科普进课堂·平安校园护成长》专题科普讲座。
警校联合 增强安全防护力量
为强化学生的日常安全意识,淮南市多所学校积极与警方联动。淮南九中联合交警六大队,在中午上学高峰时段于学校门口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执勤民警一改往日严肃形象,以“暖心叔叔”的亲切姿态,耐心提醒同学们骑电动车时务必佩戴头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出行习惯。
淮南二十六中邀请田家庵区交警二大队卢队长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骑电动车、乘车等日常出行中的交通安全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强调违规行为的危害。同时,学校还邀请老龙眼派出所崔所长,为学生们传授预防溺水以及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等知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与专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警校联合的模式,整合了教育与警务资源,为校园安全增添了坚实保障。
淮南市教育体育局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的系列活动,通过音乐教学、疏散演练、警校合作等多元形式,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护航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林、特约通讯员:吴晨)


-
合肥龙川小学校园文化符号融入城市文旅地标
-
-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
-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
-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