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五育并举”,打通课堂与生活的壁垒,合肥市杏林小学四年级学子于11月上旬开启了一场“探秘桃蹊园,寻艺大隐乡”的一日研学之旅。从大隐原乡的科普殿堂到桃蹊农场的田间地头,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知识、锤炼本领,让“知行合一”的成长密码在实践中悄然绽放。

清晨的阳光洒满车厢,研学之旅在同学们的诗词朗诵与才艺展示中拉开序幕。抵达大隐原乡后,科普场馆里的三大主题展厅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探索热情。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等大科学装置为原型的互动模型前,大家踮着脚尖、睁大眼睛,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触摸仪器、观察现象。“原来太阳的能量和这个装置的原理有关!”“红外线真的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吗?”一连串充满童趣的提问,彰显着同学们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手工教室里,“摇出来的电力”活动让同学们过足了“小小科学家”的瘾。大家分组协作,拆解零件、组装线圈、调试电路,在一次次尝试中理解电磁感应的奥秘。当成功点亮小灯泡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我们做到啦!机械能真的变成电能了!”团队协作的默契与攻克难题的喜悦,在每个孩子脸上熠熠生辉。

户外草坪上,拓展活动热闹开启。“我们是最棒的团队”“接力闯关”等项目中,大家手拉手、肩并肩,在奔跑与配合中学会沟通、懂得包容。汗水浸湿了校服,笑容却愈发灿烂,“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亲身实践中深深扎根。

午餐后,乘车前往桃蹊农场,一场与泥土、自然的亲密接触即将上演。《犁开沃土》活动现场,古老的犁具前围满了好奇的身影。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轮流握住犁柄,在田垄间迈开脚步。四(1)班的小伙伴们说着:“原来犁田这么费力!”“难怪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小手紧握犁柄,额头渗出汗珠,却没人轻言放弃。亲身劳作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也读懂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实验室里,《提取叶绿素》《叶绿素扎染》系列活动将科学与艺术巧妙融合。同学们采摘新鲜的植物叶片,研磨、过滤、收集,看着绿色的叶绿素溶液慢慢析出,眼中满是惊喜。随后,大家用自制的天然染料,在白布上扎捆、浸染,一个个独特的图案在指尖诞生。“我的染料颜色最鲜亮!”“这个花纹是我自己设计的!” 举着亲手制作的扎染作品相互展示,在感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培养了耐心与创新思维。

夕阳西下,研学巴士载着满满的收获启程。车厢里,同学们争相分享一天的见闻:“我学会了制作手摇发电机,还知道了大科学装置的厉害!”“犁田虽然累,但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我的扎染作品要送给爸爸妈妈,让他们看看我的成果。”从科技原理到农耕常识,从团队协作到动手实践,知识在体验中内化,品格在实践中塑造。此次研学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与场地限制,将科普教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与团队建设深度融合。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合肥市杏林小学始终坚持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既培养尊重劳动、热爱自然的品格,又激发探索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全面发展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图文/梁晨蓉)

-
望江县长岭中心学校:深耕课堂练真功 青蓝携手共成长
-
-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
-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
-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