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痛风治疗难题 安徽中医药大学一科研成果获美国专利授权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普通高校   时间:2025-05-30 17:03   收藏   打印

时间:2025-05-30 17:03  

  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彭灿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秋水仙碱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通过PCT国际专利申请渠道,正式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这项透皮给药技术创新成果,成功突破传统秋水仙碱口服制剂的副作用瓶颈,为全球近亿痛风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秋水仙碱微针制备 (2).jpg

  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首选药物,但因安全性和副作用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痛风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日前,安徽中医药大学彭灿教授、刘欢欢副教授团队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申请的国际专利《一种秋水仙碱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正式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相关成果将为全球痛风患者提供更安全的疗法,并为秋水仙碱新药研发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


秋水仙碱微针制备 (3).jpg

秋水仙碱微针制备.jpg

秋水仙碱微针制备

  作为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首选药物,秋水仙碱在用药过程中易造成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的副作用,如用药不当造成中毒等安全问题,只能通过洗胃、催吐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并无特效解药,因而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难度。

  该校这项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微针透皮递送系统,成功破解了秋水仙碱传统口服用药痛点,可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用药剂量降低至传统方案的1/3。此举能显著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并降低副作用,实现药物透皮效率与稳定性的双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这项专利技术可为全球近1亿痛风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疗法,实现秋水仙碱临床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高效融合,也标志着该校在透皮给药技术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获国际认可。

  长期以来,该校研究团队以“递送精准化、生产产业化”为目标,通过药剂学、数学建模与材料科学的深度协同,形成了四维研发体系。团队同步开发的秋水仙碱醇传递体透皮载体技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配合已授权的秋水仙碱水凝胶微针中国发明专利和此项美国专利,共同构成核心技术保护群。相关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于《Biomaterials Science》(《生物材料科学》)、《Colloids and Surfaces A》(《胶体和表面A》)等国际期刊,以及《医药导报》国内核心期刊,形成“核心专利群+学术验证链”的立体化研究成果,实现了“技术-理论-专利”的配套产出。(李丽 陈牧)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亳州市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举行“童梦飞翔 拂晓启航”庆六一文艺汇演

亳州市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举行“童梦飞...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招才引智高校行”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