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爱于教•赋能成长

2025年皖北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落幕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中职学校   时间:2025-08-08 15:07   收藏   打印

时间:2025-08-08 15:07  

  八月的珠城,热浪翻涌,却挡不住特教人求索的脚步。为提升特教教师专业素养,助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8月3日-5日,由安徽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25年皖北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在蚌埠隆重举行,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及皖北地区二十所特教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参加本次培训。

1.png

  赋能专业发展 守护特需学生成长

  8月3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安徽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会副会长、皖北片片长、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校长尹成飞指出:“特殊教育是‌用爱与专业编织的事业‌,教师当以热爱为经、专业为纬,在精进研修中笃定前行。”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韩明主任在致辞中强调:“特教教师要以‌专业研修筑牢基石‌,用‌爱与智慧守护成长‌。”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副校长马子珍代表全体学员表态,将以“空杯之心求学,务实之心践行‌”,将所学所悟落地生根。

  开班仪式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王辉带来《特殊需要学生教育诊断与评估》专题讲座。王辉教授系统讲解了评估的三大步骤:筛查阶段‌——初步识别学生需求;诊断阶段‌——深度分析能力特质;方案制定‌——定制个性化教育路径。他以‌“评估非贴标签,实为找成长密码”为核心观点,犀利指出“无精准诊断,教育干预如盲人摸象‌”。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为什么评估、评估是什么、怎么评估、评估需要注意什么等七个方面。通过七大维度剖析评估本质,为教师提供科学工具,助力实现“因材施教”精准化。

  下午,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庞春梗为大家带来了《教育成果奖培育与凝练》的专题讲座。他提出教学成果培育的“三维驱动模型‌”,一是问题导向:破解教学改革真痛点;二是特色创新:融合校本理念育亮点 ;三是协同培育:打破校际边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他还强调成果奖三大核心要素:育人导向‌、解决问题‌、‌理论创新,并以“四大特性”(方向性、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四大条件”(完整方案、显著效果、规律反映、原创思想)构建申报标准体系,助力成果凝练为“教育金名片”。

  第一天的培训,干货满满,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更精准的评估为犁,以更自觉的成果意识为光,既深耕每一寸需求的土壤,也仰望专业星空的璀璨,让特殊教育的温度与专业的力量,在从诊断到成果的完整闭环中生生不息。

  珠城聚智育新蕾 特教扬帆启新章

  8月4日,皖北地区特教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于蚌埠进入第二日精彩行程。来自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等皖北特教同仁们,在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浸润中,共同探寻区域特教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路径。

  上午,研修现场迎来了思想的清泉。南京市盲人学校教研室主任陈秋节以恢弘的视野,描绘了一幅“全学段覆盖、融合教育探索、科研先导、特色育人”协同并进的育人长卷。讲座深刻阐释了该校如何以政策支持为翼,为每一个特殊孩子精准定制适切的成长阶梯,助力其实现生命价值的璀璨绽放。她强调,特殊教育的核心在于“看见差异,尊重需求,提供无限可能”,南京盲校在视障教育领域的深耕细作,为皖北同仁们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南京范例”,其系统化、科学化的办学实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区域特教质量提升的前行方向。

  下午,研修班学员走进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亲身感受这片热土上特教事业的蓬勃脉动。鄢育功校长以饱含深情的讲述,引领大家回溯学校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其“以爱为基,以生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学校在困境中奋起、在探索中创新的生动实践,展现了蚌埠特教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与脚踏实地的育人担当。

  蚌埠市特教中心团支部书记、职教部主任宋玲玲带来了一场紧扣时代脉搏的智慧分享——《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下特殊儿童智慧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新时代,她深刻剖析了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使命。她以详实的政策解读为引,系统阐述了学校在课题引领下,精心构建的 “三维贯通·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体系。其核心实践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利用智能化手段赋能评估与教学,在校内开辟智慧农场,在校外链接社区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开发出如布艺扎染、智慧园艺等特色项目,让特殊儿童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劳动的尊严与创造的喜悦,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

2.png

  下午研修的压轴强音,由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室主任见玉娟奏响。她以《特教教师专业成长的“技”与“道”》为题,展开了一场真诚而深刻的分享。见主任毫无保留地回溯了自己在特教园地中拔节生长的“心路历程”,将个人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经验化作滋养同仁的甘霖。她说,特教教师的成长,既要锤炼扎实的“技”——精准的评估诊断、有效的教学策略、科学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更要参悟深厚的“道”——对特殊生命无条件的接纳与尊重,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漫长育人路上坚守的耐心、爱心与教育智慧。“技术是船桨,让我们抵达彼岸;而情怀是指南针,让我们永不迷航”,见玉娟主任的肺腑之言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当日的研修,是一场融汇了前沿理念、本土智慧与个人体悟的盛宴。从南京盲校的示范引领,到蚌埠特教“五育融合”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再到阜阳特教对教师成长“技道合一”的深刻洞察,无不激荡着皖北特教人锐意进取的热忱。

  珠城研思凝笔力 薪火相传赴新程

  八月的珠城热浪奔涌,思想的激流更显澎湃。8月5日,皖北地区特教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迎来收官之日。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等皖北特教同仁汇聚蚌埠,在学术的淬炼与情怀的共鸣中,为三日研修画下饱满的句点,更点燃了躬耕特教、矢志前行的星火。

  上午,研修现场迎来学术领航者——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现代特殊教育》原主编顾明珠。她以《教科研论文写作兼其他标志性成果文本撰写》为题,为皖北特教人揭开专业表达的“文字密码”。顾主编的讲座如庖丁解牛,从“把握成果文本特点要求”的精准定位,到“打好成果文本写作基础”的厚积薄发,再到“抓住成果文本写作要点”的点睛之术,层层递进,鞭辟入里。她强调,优秀的特教成果文本绝非经验堆砌,而是“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与规范性”的交响,需以问题为导向、以证据为支撑、以逻辑为筋骨、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羽翼。

  下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培峰以一场深邃而充满生命温度的讲座《新时代特殊教育变革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为研修之旅注入磅礴的思想动能。王教授立足三个关键维度,引领教师们洞悉时代浪潮:明辨方向、锚定路径、体悟情怀。“以专业之技托举希望,以仁爱之心温暖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方为特教真谛”——这掷地有声的箴言,令在场教师无不动容,深刻体悟到肩头责任之重与职业价值之崇高。

  珠城研修现场,教师们伏案疾书,凝神记录的身影如雕塑般沉静。笔尖流淌的,是前沿理念的脉络,是实践火花的捕捉;眉宇间凝聚的,是对特教变革的深思,是对专业精进的渴求。方寸纸页载星火,字里行间见初心。每一次落笔,都是向专业高地攀登的坚实足迹;每一页笔记,皆为点亮特殊生命的智慧星光。此刻的珠城课堂,无声处正奔涌着皖北特教人最炽热的心潮。

  随着王培峰教授讲座的余韵渐息,本次研修班迎来庄重而充满希望的尾声。参训教师代表以真挚的话语汇报满载的学习硕果,诉说着理念的更新与行动的决心。安徽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校长尹成飞作总结致辞。他高度肯定此次研修成效:专家引领高屋建瓴,内容覆盖特教前沿、实践创新与教师成长;交流研讨碰撞智慧火花;蚌埠特教的实地参访更提供了鲜活样板。“三日的思想激荡,是播种,更是点燃。”他期望全体学员将珠城所学的星火带回皖北大地,化作深耕课堂、创新实践、精研育人的燎原之力,共同谱写皖北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珠城聚智,暂告段落;薪火相传,永无止境。

  此次研修不仅是知识的补给站,更是精神的加油站。皖北特教人汲取了前行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坚信,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全体特教同仁必将在各自岗位上,以更专业的素养、更深沉的情怀、更坚定的步伐,为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点亮希望之灯,让皖北特教园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育人光华!珠城之约虽落幕,特教新程正扬帆!(赵萍)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2025级新生喜领“梦想入场券”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2025级新...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招才引智高校行”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