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适宜融合”教育理念,提升孤独症学生教育支持质量,4月至6月,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培智部开展了一系列孤独症学生积极行为支持案例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是市级课题《以适宜融合为目标的孤独症学生积极行为支持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之一,通过真实案例分享、策略研讨与实践指导,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学习平台,助力孤独症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专业引领,案例纷呈
活动由培智部副部长魏明景统筹主持,课题组成员及骨干教师倾情分享,内容涵盖情绪管理、课堂行为干预、社交技能培养等核心领域,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
4月15日,陶善静老师以《花了时间,花自然会开——情绪难自控案例分享》为题,详细解析了如何通过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情绪自控,为教师提供了情绪干预的实用方法。
5月19日,刘雅老师分享《从冲突到共融——课堂扰乱行为干预案例》,通过精准分析学生行为功能,设计个性化干预方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5月26日,课题主持人安越带来《巧用工具了解你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系统讲解行为功能分析的理论与操作,指导教师科学制定支持计划。
6月4日,刘雅老师再次聚焦《“视觉化的讲道理”——社交故事在行为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个性化社交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范,引导恰当行为。
6月12日,黄玲玲老师分享《做个“冷漠的”大人——获取关注和物品行为案例分析》,阐释“消退”策略的科学应用,强调强化替代行为的重要性。
深耕赋能,融合共长
本次活动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充分展现了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在孤独症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通过案例研讨与策略分享,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积极行为支持的理解,更掌握了可落地的干预技巧,为孤独症学生创造了更包容、更有效的学习环境。
未来,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将持续深化孤独症教育研究,推广科学干预方法,助力每一位孤独症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刘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