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为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数学学科与美育的有机融合,11月13日下午,合肥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在云谷路校区举办“数学学科美育视角下的综合与实践领域融合课例研究”主题教研活动。省市区教育专家、教师代表齐聚一堂,通过课堂展示、数据观察、方案研讨及专家点评等形式,共探数学课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实践路径。

创新课堂:数学之美融入教学实践
活动中,市教坛新星钱彩侠老师以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切入点,执教《圆的认识》示范课。课堂结合“观察—猜想—验证—结论”探究模式,引导学生感悟圆的规则美、对称美与极限美,实现文化意象与数学逻辑的深度融合。周晓云老师则通过《点阵中的数学奥秘》说课展示,以"数形转换"为纽带,带领学生在规律探究与创意画作中发现数学的秩序美与创作美。

科学评课:数据赋能课堂优化
在观课环节中,课题组成员孙继九老师基于课堂评价数据与美育观察量表,从教学述评、美育效果及系统分析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李艳老师进一步聚焦教学逻辑与数学本质,强调“一中同长”思想对体现数学美学价值的重要性,为课堂优化指明方向。

体系构建:美育工作方案亮相
蔡敏校长现场发布学校数学学科美育工作方案,回顾教学述评项目从1.0到3.0版本的迭代历程,并分享数学与语文跨学科美育融合的实践经验。她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课堂改革,打造“有温度、有美感、有思维”的数学课堂生态。

专家引领:多元视角碰撞思考
包河区教研员张军主任指出,数学教学需强化语言表达与生活体验的联结,如通过“d=2r”公式展现简洁美,以折痕汇聚圆心的现象揭示数学与生活的共性之美。合肥市教研员李萍主任强调科学评价的关键作用,建议优化美育量表维度设计,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验证规律,体验探究乐趣。安徽省教研员杨怡主任提出系统性建议,倡导构建跨学科美育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推动美育常态化实施。

此次教研活动标志着青年路小学在数学美育领域的深度探索迈入新阶段。学校将以专家指导为契机,持续推进学科融合创新,助力学生在逻辑思维与审美体验的交融中全面发展。(张秀明 杨开佳 黄霞 )
-
潜山市五庙中心小学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
-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
-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
-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