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人筑梦想 协同发展绘未来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1协同组暨安徽省第4协同组研讨会圆满落幕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小学   时间:2025-05-21 14:49   收藏   打印

时间:2025-05-21 14:49  

  在教育改革的宏大叙事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下,科学实验校建设以其独特的使命与价值,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关键力量。5月 19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 41 协同组暨安徽省第 4 协同组研讨会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集贤校区成功落下帷幕。这场盛会由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协办,汇聚了来自西宁市第二中学、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等三十多所学校教育同仁,带来从小学至高中全学段的科学教育优秀案例,多维度地展现了科学教育的多元路径,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与理论支持。

1.jpg

  上午8时30分,报告厅内高朋满座,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在一年级7班的舞蹈《我的梦 航天梦》、三年级16班的朗诵《星辰大海 筑梦苍穹》和机器狗的精彩表演中,一场关于科学教育的盛会就此拉开帷幕。

  随后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传平在开幕讲话中深刻阐述了科学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意义,为本次研讨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方向。合肥一六八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忠好在致欢迎辞中让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了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以及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们的诚挚欢迎和殷切期望,相信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科学教育必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案例分享环节率先登场,为参会者呈现不同学段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图景。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潘正凤、代丽丽以《基于生本理念下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实践分享》为题,将生本理念深度融入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充分彰显了小学科学教育蕴含的童真与活力,以及生本特色所带来的教育活力与创造力。她们的分享不仅展示了具体教学案例,更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引发参会者对小学科学教育本质与方法的深入思考。

2.jpg

  西宁市第二中学的樊冠男带来的《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跨学科项目实践活动探究》,通过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跨学科项目案例,生动诠释了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跨学科的教学实践,为初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开辟了全新路径,也为初中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6.jpg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的阎蕾则以《例谈基于跨学科融通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探索》为题,为高中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她将跨学科融通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使高中科学教育在知识传授与育人功能之间达到完美平衡,为高中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

  在跨学科课程展示环节,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卢亚楠老师带来别具一格的《解密玩具汉诺塔》展示。她巧妙地将汉诺塔转化为启迪智慧、诠释跨学科魅力的载体,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跨学科学习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对跨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专家报告环节更是将研讨会推向高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勇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带来《人机协同教育新图景:从“标准化培养”到“个性化生长”》的精彩报告。李老师站在教育科技发展的前沿,深入剖析当前教育模式的变革趋势,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新思路。他的报告不仅为参会者呈现了人机协同教育的美好愿景,更为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引领科学教育迈向智能化、个性化的新阶段。

  下午的活动在校园参观之旅中开启。科普馆、科研馆、科创馆以及科技节学生作品展区,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科普馆通过 “原理可视化、技术场景化、思维沉浸化” 的三维体验,为参观者打开科学之窗,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互动中感受科学原理的魅力;科研馆作为科学探索的 “三棱镜”,重塑科学教育范式,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科创馆则是 “造物工场”,让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深入理解科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科技节学生作品展区内,人流如织,大家或驻足细读作品介绍,或主动参与体验,或热烈讨论交流,在生生互动中充分感受科学的魅力与活力。

  随后,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第十三届科技节闭幕式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获得第二届“科学小院士”称号的同学们手捧奖杯,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科学探索的炽热光芒。他们不仅是学校科学教育的优秀代表,更是未来科学领域的希望之星。

  智能机器人灵活地握手、打招呼,精准的动作引得台下惊叹连连;航模社团学生展示更是精彩绝伦,彩带划过天空,放飞孩子航空梦想的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向往。闭幕式不仅是科技节的完美收官,更是学校科技教育成果的一次盛大巡礼,让创新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科技社团课程展示在玫瑰红少年科学院开启,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参会者目不暇接。李鹏丽老师的《会跳舞的回形针》课堂上,孩子们手持磁铁,让回形针跳起灵动的 “芭蕾”,欢笑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科研馆内,金硕老师带领学生化身 “造船工程师”,一艘艘承载着科学梦想的小船在模拟水池中平稳航行,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实践能力;王宏立老师的航模教室里,孩子们专注地折起纸飞机,仿佛即将驾驭着 “战机” 冲上云霄,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兴趣与热情;桑龙扬老师的无人机教室则充满科技感,学生们紧盯编程屏幕,期待指令下达,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报告厅内,一场关于科学的神奇魔法秀正在上演,孩子们亲手操作酷炫的实验装置,见证空气炮的威力,感受大气压的神奇力量!

  与此同时,小初衔接科学课也在不同教室绽放异彩。学生机房内,邹姚姚老师以《制作个性印章》为引,带领学生们在数字世界中勾勒创意;物理实验室里,戴鸿梅老师手持凸透镜,搭建显微镜,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的光芒;生物实验室中,王本勤老师揭开《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神秘面纱;物理化学室内,刘淑琴老师的《解码自然界的调色盘》课堂更是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盛宴,带领孩子们感受化学世界的绚丽多彩。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不仅搭建起知识传递的桥梁,更为小初科学教育的衔接提供了生动范本,助力学生科学素养的连贯发展。

  在学习交流活动中,参会者围绕如何将晦涩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童趣盎然的实验,怎样在课堂上捕捉学生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教育工作者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参会者纷纷表示,这场活动既是一次教学经验的深度碰撞,更是一场启迪教育未来的灵感之旅。它为教育工作者打开全新的教学视野,也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注入澎湃动力,让大家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信念、勇毅前行。

  此次研讨会的圆满落幕,并非科学教育创新征程的终点,而是全新起点。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落地,从经验分享到思维碰撞,协同组搭建的教育桥梁,正促使不同地域、不同学段的科学教育智慧如江河奔涌汇聚。

  我们坚信,在未来岁月里,这些凝聚着教育者心血与智慧的探索与实践,将化作点点星光,穿透教育改革的迷雾,照亮无数青少年的科学逐梦之路。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必将向着更高远的目标破浪前行,持续培育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创新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腾飞贡献力量,书写科学教育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吕星辰/文,吕星辰、李浩苡/图)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举办项目式学习成果发布会 聚焦动物福利与课程创新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召开2025年春季研...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招才引智高校行”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