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教育的长河中,校史是一座承载着岁月沉淀、见证教育发展的丰碑。5月6日,“赴百卅校史 奔教育强国——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校史文化研讨会”在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北教学区隆重召开。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这所名校的教育足迹。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张敬国;原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会长、著名戏剧编剧(正高二级)侯露;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历史学博士、正高二级研究员翁飞;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著名合肥地方文史专家戴健;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云胜;安徽市场星报集团文旅部主任、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殷艳萍;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徽派服饰专委会主任袁同云;瑶海区财政局党支部副书记、“合师毕业生”公众号主编吴雨发;包河区文化馆创编室主任胡岭等一众专家学者出席此次研讨会。
参会人员率先参观了该校校史馆,馆内丰富资料、珍贵照片和实物生动展现学校风雨兼程历程,让人感受其深厚历史底蕴。
研讨会由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党委书记冯璐主持。会上,该校课程教研部副主任洪洁对校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与解读。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生动的故事讲述,将与会者带回到了那个教育起步与发展的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年代。从学校的初创,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顽强发展;从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到教育成果的累累硕果,每一个阶段都彰显出了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担当。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汪伟汇报学校发展现状及成果,“启明教育”体系成效显著。
在讨论环节,专家们踊跃发言。李云胜对比了附小及其他学校的校史,盛赞附小为校史挖掘作出的努力;张敬国从历史学的角度为校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翁飞深入探讨了校史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并提出要进一步梳理校史。侯露就如何创新校史文化、传承戏曲艺术等提出了独到见解。戴健对该校校史的挖掘表示肯定,并强调将校史文化深度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与积淀,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是教育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奔赴教育强国的征程中,需要从这些丰富的校史文化中汲取力量,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冯璐表示。 据悉,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创办于1895年,在教育发展历史中地位重要。虽历经校址变迁、校名更换,但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作为百卅老校,它见证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是地方教育变迁缩影,培育无数人才,凭借独特理念和方法成为区域教育标杆,引领地方教育进步。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梳理和传承校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契机,更为学校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指明了方向。该校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自身历史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张秀明 邓帆)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