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学院专业结构转型升级之路 :锚定区域发展脉搏 构建人才培养新高地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普通高校   时间:2025-06-24 17:14   收藏   打印

时间:2025-06-24 17:14  

  在芜湖学院EDA嵌入式系统实验室里,几名参与“阿里云智能锁”项目的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智能制造学院执行院长吴明明教授教学团队的指导下,正围绕着一块集成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锁原型展开热烈讨论。从芯片选型到低功耗设计优化,从数据加密传输到用户体验细节,这种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折射出学校新工科建设的清晰路径:以真实项目库为教材,直接对接产业需求。“课堂即工厂”的深度变革,也是学校大刀阔斧推动专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应势而谋: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布局”

  学校专业转型之“深”,源于对区域发展脉搏的精准把握与自我革新的魄力。面对芜湖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对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的强劲需求,学校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

  “过去专业设置存在惯性,与社会需求脱节,”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坦言:“我们必须打破‘以师资定专业’的被动局面,转向‘产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全力培养什么人才’的主动作为。”

  一场围绕专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在校园内悄然启动。从2018年起,学校通过暂停招生、隔年招生等方式,分阶段、分批次淘汰了15个与区域主导产业契合度低、就业前景黯淡的老旧专业。同时,集中资源向战略新兴领域倾斜: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一批紧贴产业前沿的新兴专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工程、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主的八大专业群,稳定招生专业确定为33个左右,其中工科专业占比由转型前的不到30%跃升至70%,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明显增多,应用型底色更加鲜明。

  聚势而强:打造“学科-专业-产业”融合的创新生态

  转型之“力”,体现在我校构建深度融合生态的坚实步伐。学院突破学科壁垒,以现代产业学院为枢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咬合。

  现代产业学院筑强产教融合平台:目前,学校正在建设中的“人工智能与算力平台现代产业学院”作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平台,从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共享到实习实训、联合研发,逐步与地方龙头企业实现全链条融合。

  跨学科融合激发创新火花:获批的“机密计算”、“数字孪生”两个微专业,融合了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实现对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贯通培养。

  成效初显:服务能级跃升,发展动能澎湃

  深度转型的成效,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能力和育人成果。

  就业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3%以上,且主要流向芜湖及周边地区重点产业企业,有效支撑了区域人才需求。

  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近三年,学生依托各类产教平台,获批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800余项,一批学生创新成果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社会服务深度拓展:教师团队积极主动对接地方企业项目研发,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员工培训等服务,助力提升生产效率。学校正逐步成为地方政府产业发展智库的重要支撑力量。

  芜湖学院以区域需求为航标,以深度产教融合为引擎,正全力驶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蓝海。这场深刻而有力的专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重塑了学校自身的发展格局,更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在新时代主动求变、精准服务区域发展的鲜明注脚。(朱小丽)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2025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安徽赛区望江站校际联赛——泊湖中心学校与凉泉、新校、莲洲中心学校友谊赛圆满举行

2025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安徽赛区望江...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招才引智高校行” 安徽全省已举办1160场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