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艾草飘香,安庆师范大学的学生们来到安庆市迎江区科学技术协会,与“星星的孩子”共制蒿子粑粑。4月2日,安庆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意食品工艺协会的学生们举办“恰逢清明,青绿品春”活动,带领孩子在清明节感受传统文化,品寻春天的味道。
当焯过水的艾草叶与腊肉丁在锅中碰撞,会激发出怎样的香味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1)班的徐玉湄熟练地把提前备好的艾草叶与鼠曲草焯水,并将一旁煮好的腊肉切成丁,接着把食材混合倒入锅中进行翻炒。她介绍:“蒿子粑粑是安庆清明节的特色时令美食。”她表示,作为安庆本地人,她清楚地知道它所需原料以及“备料—揉面—捏形—煎炸”制作过程。

粘米粉、小麦淀粉、炒好的艾草腊肉、热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再揉成团……备料结束,来到了第二环节——揉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1)班的查若凡和她的伙伴们撸起袖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地按压面团,不多时,餐盘上出现了大小均匀的“半成品”蒿子粑粑。
“小朋友们,我们把手中的面团先在掌心搓圆再按扁,就像我这样。”餐桌旁,法学专业2023(2)班的左世杰给现场的孩子做示范。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蒿子粑粑的制作过程,也是第一次接触孤独症儿童。“我很高兴自己能为这群孩子尽一份力量,希望他们能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左世杰坦言。
伴随着电饼铛与蒿子粑粑接触的“滋滋”声音,一盘盘按压完成的圆饼被放进锅中,经过两三次翻面,最终送到现场孩子和陪同家长的面前,他们一起品尝“春天的味道”。
活动现场,一位孩子家长说:“我认为这个活动是一个能让孩子很好地了解食物从哪里来、又是怎么形成的探索过程。”她表示,这比只接触书本上的知识更有意义,未来,希望这种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越来越多。
“通过与‘星星的孩子’共同制作清明传统美食,我们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活动负责学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1)班郑宝怡表示,此次活动以“食物+文化+公益”为模式,在传承寒食节非遗技艺的同时,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徐海霞/文、陈瑶瑶/图)
-
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红色黑板报”主题创作活动
-
-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
-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
-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