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项目——原创非遗舞蹈《筛喽·晒喽》在黄山市黄山区完成外景实拍。此次拍摄以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为契机,通过跨学科协作,创新艺术思政教育模式,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创新实践:舞动山水间的沉浸式思政课堂
《筛喽・晒喽》以国家级非遗安徽花鼓灯为艺术内核,巧妙融合皖南“晒秋”民俗意象,首创“节气美学+劳动叙事”创作模式。拍摄现场,25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学子以竹筛为道具,将花鼓灯“三道弯”的独特舞蹈韵律与晒秋劳动中的铺晒、抖筛等动作进行创新融合,在青山环绕的晒场生动演绎“门前晒场”“女子扬场”等核心舞段。与此同时,三名思政教师同步开展田野教学,紧密结合舞蹈场景,深入解析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深刻诠释“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价值,真正实现了“舞姿即教具,山水即课堂”的沉浸式思政教育,让在场师生在艺术熏陶中接受思政教育的洗礼。

协同育人:构建全链条非遗传承创作体系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项目由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舞蹈学院和戏剧与传媒学院协同开展,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联动构建起全链条创作体系。教学实践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历时5个月深入研究皖南地区晒秋活动,通过“民俗符号——舞蹈语言——情感叙事”三层体系,成功实现了对劳动妇女现代形象的重构,为剧目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现场开展的艺术思政课教学,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劳动教育等内容与舞蹈叙事深度结合,把舞蹈动作中蕴含的“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精神升华为立德树人的生动素材;项目全程进行专业拍摄及后期支持,运用先进的影视技术强化舞蹈的叙事张力,让剧目在视觉呈现上更具感染力。《筛喽・晒喽》通过“舞蹈呈现——思政解读——影视传播”闭环,实现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双向赋能。
赋能乡村:探索传统艺术现代转化新路径
《筛喽・晒喽》深度服务文化振兴战略,通过三大创新举措彰显了高校的使命担当。在活态传承创新方面,剧目通过舞蹈语汇成功活化晒秋民俗,精心构建“非遗+美育+思政”教学案例,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教学范式。在社会服务实践层面,后续计划将其推广至“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平台,致力于形成传统艺术现代转化的“安徽高校样板”,让更多人领略到安徽本土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在青年价值引领方面,项目引导青年学子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激发青年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教学实践项目是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生动写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全新范式,也为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黄谊拉)


-
2025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安徽赛区望江站校际联赛——泊湖中心学校与凉泉、新校、莲洲中心学校友谊赛圆满举行
-
-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
-
计划招录2577人!“国考”补录8日开始报名
-
-
2025安徽高招直通车专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